槁形灰心
在一座偏僻的山村里,住着一个名叫李修的年轻人。他自幼聪慧过人,饱读诗书,立志考取功名光耀门楣。然而,命运却似乎总与他作对。尽管他勤奋刻苦,但连续几次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。每一次失败都像一块巨石,压得他喘不过气来。
最后一次落榜后,李修彻底绝望了。他把自己关在家中,不再出门见人,也不再翻阅书籍。他的身体日渐消瘦,面容枯槁,眼神空洞无神,仿佛生命中的火焰已被熄灭。家人劝慰他,朋友鼓励他,但他始终置若罔闻,如同行尸走肉一般。这就是所谓的“槁形灰心”,他的身心都被失败击垮了。
一天傍晚,一位游方道士路过村庄,听闻了李修的故事,便主动登门拜访。道士见到李修时,不禁叹息道:“年轻人,你的才华并未失去,为何要如此自暴自弃?”李修苦笑着摇了摇头,说:“我已无力再争,或许命中注定无法成就大业。”
道士听后,并未多言,而是从袖中取出一颗种子递给李修,说道:“这是一颗神奇的种子,只要你用心栽培,它便会开花结果。到时候,你自然会明白人生的意义。”说完,道士飘然离去。
出于好奇和一丝希望,李修开始照料那颗种子。每天清晨,他都会为它浇水、松土;夜晚,他则静静地守候在旁,观察它的变化。渐渐地,种子发芽了,长出了嫩绿的叶子。看着这株植物一点点成长,李修的心情也慢慢好转起来。他发现自己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,那种久违的充实感再次涌上心头。
数月之后,植物开出了鲜艳的花朵,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。李修望着绽放的花朵,恍然大悟:原来人生并非只有功名利禄,真正的意义在于不断努力的过程,以及面对挫折时永不放弃的心态。
从此以后,李修不再执着于过去的失败,而是以平和的心态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。虽然最终是否能够成功仍是未知,但他已经摆脱了“槁形灰心”的状态,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人。
槁
形
灰
心
「槁形灰心」出处
明·唐顺之《答茅鹿门知县》鹿门所见于吾者,殆故吾也,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!”
「槁形灰心」解释
形容身体衰弱,意志消沉。
「槁形灰心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