焚膏继晷

在一座偏远的山村里,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轻人。他自幼家境贫寒,却酷爱读书。村里的私塾先生见他勤奋好学,常常私下教导他一些古文经典。然而,由于家中条件有限,李明每晚只能借着微弱的油灯苦读。尽管如此,他从未抱怨,反而更加珍惜每一刻学习的机会。

一天夜里,李明正在翻阅一本破旧的《诗经》,忽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。开门一看,原来是邻村的一位老人。老人气喘吁吁地说:“我孙子病得厉害,听说你懂些医术,能不能帮忙看看?”李明虽然只是略通医理,但救人要紧,立刻收拾药箱跟随老人赶往邻村。

到了老人家中,李明发现孩子高烧不退,脸色苍白。他冷静下来,回想起曾经读过的医书内容,结合实际情况,为孩子开了一副退热的方子,并亲自熬药喂服。整整一夜,他守在床边观察病情变化,还不忘抽空拿出随身携带的书籍继续研读。天亮时,孩子的烧终于退了,而李明的眼中却布满了血丝。

这件事之后,李明的名声渐渐传开,许多人都来找他看病或请教问题。为了应对各种疑难杂症,他开始焚膏继晷地钻研医书和文学典籍,常常挑灯夜战到深夜。有一次,他的母亲心疼地劝道:“儿啊,身体要紧,别太拼命了。”李明却笑着回答:“只有不断努力,才能帮助更多的人。这点辛苦算不了什么。”

多年以后,李明不仅成为远近闻名的医生,还撰写了一本结合医学与哲学的著作,被后人奉为经典。人们提起他时,总会感叹:“若非当年焚膏继晷的坚持,又怎能成就今日的大器?”而李明则始终铭记初心,用知识和仁心回馈社会,将光明带给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。

fén
gāo
guǐ

「焚膏继晷」出处

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焚膏油以继晷,恒兀兀以穷年。”

「焚膏继晷」解释

膏油脂,指灯烛;继继续,接替;晷日光。点上油灯,接续日光。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。

「焚膏继晷」示句

相传文人目多眚,归咎读书,~,以致损明。★清·张潮《虞初新志·三侬赘人广自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