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绝言路

在古代一个名为清远的小镇上,有一位名叫李怀的县令。他以清廉公正闻名,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——刚愎自用。他认为自己学识渊博、经验丰富,足以处理所有政务,因此渐渐开始“杜绝言路”,不愿听取下属和百姓的意见。

有一天,小镇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。河流决堤,农田被淹,许多房屋倒塌,居民们苦不堪言。面对灾情,李怀迅速召集手下商议对策。他提出了一项计划:将所有人集中到高处避难,并派遣士兵加固河堤,防止洪水进一步蔓延。然而,当他宣布这一决定时,一位年轻的书生站了出来,恭敬地说道:“大人,我曾读过一些关于治水的古籍,或许可以另寻方法缓解危机。”

李怀皱起眉头,不悦地回应:“你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书生,怎能比得上我的经验?现在情况紧急,无需多言!”书生还想再说什么,却被旁边的官员拉住,低声劝道:“别说了,县令向来如此,听不进别人的话。”无奈之下,书生只得退下。

随着时间推移,李怀的方案虽然暂时稳住了局面,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,洪水再次泛滥,造成了更大的损失。这时,李怀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羞愧地找到那位书生道歉。书生没有责怪他,而是拿出一本记载水利知识的书籍递给李怀,说:“大人,治理水患需要集思广益,仅凭个人之力难以成功。”

最终,在书生的帮助下,李怀采纳了新的治水策略,成功控制了洪水,拯救了小镇。从那以后,李怀彻底改变了态度,鼓励大家畅所欲言,共同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。而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:真正的智慧来自于倾听与包容,而非独断专行。

jué
yán

「杜绝言路」出处

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

「杜绝言路」解释

杜绝断绝,阻塞;言路进言之路。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,指不纳谏言。

「杜绝言路」示句

上一篇:杜口结舌
下一篇:杜口裹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