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口结舌

在一座宁静的小镇上,有一位以直言不讳著称的年轻人名叫李言。他天性耿直,无论面对谁,总是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。虽然他的坦率赢得了一些人的赞赏,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。镇上的居民对他既敬又畏,甚至有些人暗中记恨。

一天,镇上来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,据说他学识渊博、通晓古今。很快,这位学者便吸引了全镇人的注意,人们纷纷向他请教问题,把他奉为座上宾。然而,当李言听到众人对学者的推崇时,却冷哼一声:“不过是个夸夸其谈的人罢了,未必真有本事!”这句话迅速传到了学者耳中。

第二天,学者特意举办了一场公开讲座,邀请所有人参加。李言本不想去,但禁不住朋友的怂恿,还是去了现场。学者讲的内容确实深奥,涉及天文地理、哲学伦理等多方面知识。李言听得云里雾里,但他依旧强撑着,试图挑出些漏洞来反驳。

讲座结束后,学者微笑着问:“不知各位可有什么疑问?欢迎提问。”李言站起身来,刚想发表意见,却发现脑海中一片混乱——那些复杂的理论让他根本无法组织语言。他张了张嘴,却发不出声音,最终只能尴尬地坐下,杜口结舌。

从那以后,李言变得沉默寡言。他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言行,意识到仅凭冲动和偏见并不能解决问题。于是,他决定潜心学习,用真正的智慧代替盲目的争辩。几年后,他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智者,并常常告诫年轻人:“言语如剑,用之前需三思;否则,只会让自己陷入杜口结舌的窘境。”

kǒu
jié
shé

「杜口结舌」出处

汉·焦赣《易林·比之咸》杜口结舌,心中拂郁,去灾患生,莫所告冤。”

「杜口结舌」解释

犹言杜口吞声。

「杜口结舌」示句

而人主若不能虚心听纳,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,至使~。★《晋书·傅玄传》
上一篇:杜门却扫
下一篇:杜绝言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