盗钟掩耳

从前,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,有一座古老的寺庙。寺庙的钟楼里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铜钟,据说这口钟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。每当清晨和黄昏,僧人们都会敲响它,悠扬的钟声传遍整个村庄,为村民们带来安宁与祥和。

有一天,村里来了一个游手好闲的年轻人,名叫阿福。他听说这口铜钟价值连城,便动起了歪心思。“如果我能偷走这口钟,把它卖了,那我岂不是发财了?”阿福暗自盘算着。然而,他也知道,这口钟太大太重,根本无法悄无声息地搬走。

于是,阿福想出了一个“聪明”的办法。他决定在深夜潜入寺庙,用锤子将钟砸碎,然后分批运出去。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,阿福带着工具悄悄溜进了寺庙。他站在钟楼下,举起锤子用力一敲,“咚——”一声巨响震耳欲聋,回荡在整个山谷之间。

这一声惊醒了寺庙里的和尚们,他们纷纷跑出来查看发生了什么。而此时的阿福却慌了神,他害怕被人发现,竟然捂住自己的耳朵,以为这样就能听不到钟声。“既然我听不见,那别人肯定也听不到了!”他自欺欺人地想着,继续疯狂地砸钟。

很快,和尚们循着声音找到了阿福,把他当场抓住,并扭送给了村长。面对众人的指责,阿福还振振有词:“你们冤枉我!我明明没听见任何声音啊!”村民们听了哈哈大笑,有人嘲讽道:“你掩住耳朵,不过是自己骗自己罢了。”

最终,阿福因为自己的愚蠢行为受到了惩罚。从此以后,这个故事成了村里的笑话,人们常常用“盗钟掩耳”来形容那些自欺欺人、做错事却以为无人知晓的人。而那口大钟,则被重新修复,继续守护着村庄的和平与宁静。

dào
zhōng
yǎn
ěr

「盗钟掩耳」出处

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百姓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,以椎毁之,钟况然有音。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掩其耳。”

「盗钟掩耳」解释

盗盗窃;钟古代一种乐器。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。比喻自欺欺人。

「盗钟掩耳」示句

上一篇:道傍筑室
下一篇:道边苦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