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边苦李
在一座小山村里,住着一个叫李远的年轻人。他聪明伶俐,却有些自负,总觉得自己比村里的人都要出色。一天,村里来了一位游学的先生,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请教问题,只有李远不屑一顾,认为这些知识对他来说不过是“道边苦李”,不值得去品尝。
几天后,村里举办了一场智慧竞赛,题目由那位游学先生出题。许多村民都积极参与,而李远则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站在一旁。比赛开始后,村民们纷纷回答问题,虽然有些人答错了,但他们脸上的认真和努力让李远感到一丝异样。轮到他时,他随口说了一个答案,引得众人哄堂大笑——原来他的回答完全偏离了题意。
游学先生走到李远面前,微笑着说:“年轻人,你就像那‘道边苦李’,以为无人欣赏就否定自己的价值。但其实,每一颗果实都有它存在的意义,关键在于是否愿意被人发现并珍惜。”这番话深深触动了李远,他意识到自己因为骄傲和懒惰错过了学习的机会,也失去了与他人交流的乐趣。
从那天起,李远改变了态度。他主动向游学先生请教,并帮助其他村民解决难题。渐渐地,他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,还收获了大家的信任和友谊。多年以后,当人们提起李远时,不再只是记得他曾经的自负,而是敬佩他后来的谦逊和勤奋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“道边苦李”并非真的无用,而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它的价值。无论身处何境,只要肯努力、善学习,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。
道
边
苦
李
「道边苦李」出处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王戎七岁,尝与诸小儿游,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,诸儿竞走取之,唯戎不动。人问之,答曰‘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’取之信然。”
「道边苦李」解释
比喻庸才,无用之才。
「道边苦李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