蹈赴汤火
在古老的山村里,流传着一个关于勇气与牺牲的故事。村子四周群山环绕,风景秀丽,但村民却常年生活在恐惧之中。原来,在村子后方的深山里,有一条恶龙盘踞在悬崖峭壁间。它每隔几年便会下山肆虐,烧毁庄稼、掠夺牲畜,甚至伤害无辜百姓。村民们为了保全性命,只能忍气吞声,定期向恶龙献上粮食和金银。
这一年,恶龙再次现身,它的咆哮震耳欲聋,火焰喷吐使得大地焦黑一片。年轻的猎人阿岩目睹了这一切,内心充满愤怒与悲痛。他决定挺身而出,结束这场灾难。村里的长老劝阻他说:“孩子,那可是蹈赴汤火之举啊!你一个人怎么可能战胜恶龙?”然而,阿岩坚定地回答:“如果没有人站出来,我们永远无法摆脱恐惧。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回大家的安宁。”
带着一把祖传的宝剑和几颗干粮,阿岩踏上了征途。一路上,他翻越荆棘密布的丛林,攀爬陡峭的岩壁,终于来到了恶龙栖息的洞穴。洞口弥漫着浓烈的硫磺味,炽热的气息让人窒息。阿岩深吸一口气,握紧手中的剑,毅然走进洞中。
洞内昏暗阴森,恶龙正趴伏在一堆金银珠宝上休息。当阿岩的脚步声惊醒它时,它睁开了血红的眼睛,发出低沉的吼叫。面对如此庞然大物,阿岩并未退缩。他灵活躲避恶龙的攻击,并寻找机会反击。经过一番殊死搏斗,阿岩瞅准时机,将宝剑刺入恶龙的心脏。随着一声凄厉的惨叫,恶龙轰然倒地,再也不动弹了。
消息传回村子,所有人都欢呼雀跃,感激阿岩的英勇行为。从那以后,山村恢复了平静,人们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。阿岩的名字被刻在村口的石碑上,成为代代相传的英雄。他的故事告诉世人,真正的勇者不是没有恐惧,而是敢于蹈赴汤火,为正义而战。
蹈
赴
汤
火
「蹈赴汤火」出处
唐·孙揆《灵应传》君子杀身以成仁,殉其毅烈,蹈赴汤火,旁雪不平,乃宝之志也。”
「蹈赴汤火」解释
比喻不避艰险。同蹈汤赴火”。
「蹈赴汤火」示句
犬马之报,惟力是视,虽~所不辞。★清·王韬《代上广府冯太守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