蹈矩践墨
在一座古老的小城里,有一位名叫李恪的年轻书生。他天资聪颖,但性格却极为拘谨,凡事都讲究规矩和礼法。从小,他就被父亲教导:“做人要蹈矩践墨,不可越雷池一步。”因此,无论读书还是生活,他总是循规蹈矩,不敢有丝毫逾越。
一天,小城来了一个江湖艺人,自称“逍遥子”。他在街头表演杂技、讲述奇闻轶事,吸引了无数人围观。然而,李恪对此嗤之以鼻。他认为这些行为不符合圣贤之道,甚至觉得这些哗众取宠的举动会扰乱民心。于是,他决定写一篇文章批判这种“不守规矩”的现象。
就在李恪准备动笔时,他的好友张远劝他说:“你为何不去亲眼看看再下结论呢?或许能学到一些东西。”经过一番挣扎,李恪勉强答应前往。当他站在人群中观看时,发现逍遥子不仅技艺高超,还通过表演传达了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。比如,在走钢丝的时候,逍遥子说道:“人生如履薄冰,既要大胆前行,也要心存敬畏。”这句话让李恪陷入了沉思。
演出结束后,李恪鼓起勇气与逍遥子交谈。他问:“您这样的自由洒脱,难道不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吗?”逍遥子微微一笑,回答道:“规矩固然重要,但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何时变通。如果只知蹈矩践墨,而不知顺应变化,那么再好的规矩也会成为束缚你的枷锁。”
这一番话彻底点醒了李恪。他意识到,自己一直以来过于死板地追求所谓的“规矩”,反而忽略了生活的多样性与灵活性。从那以后,他开始尝试突破自己的局限,既保持对原则的尊重,也学会用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。最终,他成为了一位受人敬仰的学者,因为他懂得了如何平衡规矩与自由之间的关系。
蹈
矩
践
墨
「蹈矩践墨」出处
明·唐顺之《与严介溪相公书》其如某最迂阔樗散,徒有蹈矩践墨之小节,本无经时理物之长才。”
「蹈矩践墨」解释
指遵守规矩。同蹈矩循规”。
「蹈矩践墨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