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放厥词
在一座宁静的小镇上,有一位名叫李文的青年,他以能言善辩而闻名。无论是在集市还是茶馆,只要有他在的地方,总能听到滔滔不绝的议论声。虽然他的口才令人佩服,但有时也因为过于卖弄而让人觉得浮夸。
一天,镇上的老学者张夫子宣布要举办一场辩论会,主题是如何让小镇更加繁荣。这消息很快传遍了全镇,大家都跃跃欲试,尤其是李文。他心想:“这可是我大放厥词的好机会!”于是,他连夜准备了一篇长篇大论,将古今中外的治国理念都揉进了自己的演讲稿中。
到了辩论会当天,整个会场座无虚席。轮到李文发言时,他自信满满地走上台,开始慷慨激昂地阐述自己的观点。从农业改革到商业拓展,从教育兴起到文化传承,他无所不谈,甚至引用了许多晦涩难懂的典故和数据。观众起初听得津津有味,但随着时间推移,不少人开始皱眉摇头,觉得他说得天花乱坠却缺乏实际意义。
就在李文滔滔不绝之际,一个稚嫩的声音打断了他:“李大哥,你说得这么复杂,可我们普通人真的能做到吗?”原来是邻居家的小男孩阿福怯生生地提问。这一问,让全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。李文愣了一下,随即意识到自己确实忽略了听众的感受。
最终,这场辩论会并没有选出明确的优胜者,但李文却从中领悟到了重要的一课:语言的力量不仅在于华丽辞藻,更在于能否真正打动人心、解决问题。从此以后,他不再一味追求“大放厥词”,而是努力用简单真诚的话语与人交流,逐渐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。
大
放
厥
词
「大放厥词」出处
唐·韩愈《祭柳子厚文》玉佩琼琚,大放厥词。”
「大放厥词」解释
厥其,他的;词文辞,言辞。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。现用来指大发议论。
「大放厥词」示句
也许他认定我年轻无知,才毫无顾虑地在我面前~。★郭良蕙《焦点》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