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法小廉
在一座依山傍水的小城里,有一位名叫李怀仁的县令。他为人正直,执法严明,深受百姓爱戴。然而,他也深知“大法小廉”之道:治理国家需依靠法律维护秩序,但日常事务中也应注重宽容与体恤,让百姓感受到温暖。
一天,城中发生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。一个年轻书生因家贫无力缴纳赋税,竟偷偷砍伐了官府林地中的几棵树木拿去卖钱。事情败露后,书生被押送到县衙受审。按照律法,偷盗官物者要受到重罚,甚至可能面临牢狱之灾。然而,李怀仁并没有急于宣判,而是仔细询问书生的家庭情况。
原来,这名书生家中老母病重,无钱买药,才不得已做出此等错事。听完书生的陈述,李怀仁沉默片刻,随后对他说:“你虽犯了法,但我明白你的苦衷。若今日我只讲律法,不念人情,岂不是寒了百姓的心?从今日起,你每日来县衙抄写文书,以工代罚,同时我会派人送些药材给你母亲治病。”
消息传开后,百姓纷纷称赞李怀仁的智慧和仁慈。一方面,他坚持了法律的威严,让书生承担了责任;另一方面,他又用温情化解了矛盾,体现了为官者的怜悯之心。这种“大法小廉”的治理方式,不仅平息了纷争,还赢得了民心。
数月后,书生的母亲康复,他自己也在县衙的工作中学到了不少知识,最终考取功名,成为当地的一位贤士。而李怀仁的故事,则被人们口耳相传,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。正如古人所言,“大法”立规矩,“小廉”暖人心,二者相辅相成,方能成就真正的清明之治。
大
法
小
廉
「大法小廉」出处
《礼记·礼运》大臣法,小臣廉,官职相序,君臣相正,国之肥也。”
「大法小廉」解释
旧时指大臣尽忠,小臣尽职。
「大法小廉」示句
末吏有个知识,便规谏上宪,一堂和气,~。★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三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