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古贱今
在一座名为怀古镇的小山村里,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习俗:凡是年满十八岁的青年,都必须参加一场特殊的仪式,以证明自己已具备成人的智慧与品格。这个仪式被称为“古今之辩”。参与者需要从村中的智者手中抽取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一个成语,然后用这个成语讲述一个故事。如果故事能够打动所有在场的长辈,便算通过考验。
今年轮到阿诚参加仪式。他抽到了《贵古贱今》这个成语,心中不禁一沉。他知道,这是一句带有批评意味的话,意指过于推崇古代而轻视现代。怎样才能把这个成语融入故事,并让村民们接受呢?经过短暂思考,阿诚开始娓娓道来:
“从前,在遥远的地方,有一个小村庄,那里的人们非常崇拜古代的文化和技艺。他们相信,只有过去的东西才是最好的。因此,无论做什么事情,他们都严格遵循古法,绝不创新。有一天,村里的陶匠发现制作陶器的技术已经落后了,效率低下,还容易破损。他尝试改进工艺,却遭到村民的反对,认为这是对祖先智慧的亵渎。”
“随着时间推移,邻近的村庄因为采用了新的技术变得富足起来,而他们的村子却依旧贫穷。终于,一位年轻人站出来劝说大家改变观念,他说:‘我们尊重古人固然没错,但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,不思进取,那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。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、去其糟粕,将古人的智慧与当下的需求结合起来,这才是真正的传承!’最终,村民们被他的真诚打动,开始大胆尝试新方法,生活渐渐改善。”
阿诚讲完后,全场沉默了一会儿,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。村长微笑着点头说道:“你的故事提醒了我们,《贵古贱今》虽是警示,但也告诉我们,尊重传统的同时,更要拥抱变化。”就这样,阿诚顺利通过了考验,而他的故事也成了村中新的佳话。
贵
古
贱
今
「贵古贱今」出处
南朝·宋·范晔《狱中与诸甥侄书以自序》自古体大而思精,未有此也,恐世人不能尽之,多贵古贱今,所以称情狂言耳。”
「贵古贱今」解释
只看重古代的事,而看不起当代的事。
「贵古贱今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