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皮断货
在一座热闹的小镇上,有一家远近闻名的杂货铺,店主老张是个精明能干的人。他经营杂货铺多年,练就了一双“火眼金睛”。据说,他只需看一眼顾客手里的包裹,就能猜出里面装的是什么商品,甚至还能判断质量好坏。镇上的人都戏称他有“隔皮断货”的本领。
有一天,一个穿着朴素的年轻男子走进了杂货铺。他手里提着一个布包,神色有些紧张。老张正忙着整理货架,抬头扫了一眼那布包,便漫不经心地问:“小伙子,你这是从哪儿来的?包里是药材吧?”男子愣了一下,随即点点头:“没错,是药材。您真是厉害,这都能看出来。”
老张笑了笑,继续说道:“不仅是药材,而且应该是上等的野山参,不过保存得不太好,可能受潮了。”男子顿时瞪大了眼睛,满脸不可思议:“您……您怎么知道?”老张指了指自己的鼻子,神秘地说道:“闻出来的。”其实,这只是他的经验使然——通过观察对方的动作、表情以及布包微微散发的气味,老张早已推测出答案。
原来,这位年轻人是从深山里采药回来的,因为急需用钱,想把这株野山参卖给老张换些银两。老张仔细检查后,发现虽然野山参确实略有受损,但依然非常珍贵。于是,他以合理的价格买下了它,并给了年轻人一些额外的帮助,让他渡过难关。
自那以后,“隔皮断货”的故事传遍了整个小镇,人们更加佩服老张的智慧和善良。而老张却总是摆摆手说:“哪有什么神通,不过是用心罢了。”正是这份细心与真诚,让他的杂货铺成为了小镇最温暖的地方。
隔
皮
断
货
「隔皮断货」出处
《歧路灯》第八回不是为他中了举,便说深远。只是那光景儿,我就估出来六七分。兄弟隔皮断货,是最有眼色的。”
「隔皮断货」解释
指隔着封皮,判断货物的好坏。比喻凭外部现象推测内部底细。
「隔皮断货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