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不相让
在一座宁静的小村庄里,有一条清澈的小河,河水缓缓流淌,滋养着两岸的土地。河上有一座狭窄的木桥,是村民们日常往来的必经之路。然而,这座桥只能容纳一人通过,因此每当有人相遇时,总要有一方退让。
一天清晨,村里的两位年轻人——李强和王虎,几乎同时来到了桥的两端。李强挑着一担柴火,准备去集市售卖;而王虎则牵着一头牛,打算带它到对岸吃草。两人站在桥头互不相让,都觉得自己有理由优先过桥。
“我先来的!你应该让我过去!”李强大声说道,语气中带着几分强硬。“笑话!明明是我先踏上桥的,你没看见吗?”王虎也不甘示弱,一边拍了拍牛背,一边瞪着眼睛回应。就这样,两人僵持不下,谁也不愿意后退一步。
时间一点点过去,太阳渐渐升高,周围的村民开始聚集过来围观。有人试图劝解:“你们俩别争了,随便哪个人先过去不就行了吗?”但无论是李强还是王虎,都觉得自己的面子挂不住,依旧各不相让。
就在这时,一个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走了过来。他看了看桥上的两个人,又望了望焦急等待的村民,微微一笑,说:“既然你们都不肯退让,那不如这样吧。”他从怀里掏出一枚铜钱,高高举起,“我把它扔到地上,你们猜正反面。赢的人先过桥,输的人再等一等,如何?”
听到这个提议,李强和王虎互相看了一眼,觉得公平合理,于是点头同意了。老人将铜钱抛向空中,然后迅速用手接住,压在手背上。当他说出结果时,两人都愣住了,因为无论胜负,他们突然意识到这场争吵毫无意义。
最终,李强主动笑了笑,对王虎说道:“算了,你先过吧,我还年轻,多等一会儿也没什么。”王虎也挠了挠头,回答道:“不,还是你先走吧,我这牛走得慢,耽误不了多少时间。”就这样,在老人智慧的调解下,两人终于握手言和,各自谦让着完成了过桥。
从此以后,村里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争执。而那座木桥,则被重新修缮,并命名为“礼让桥”,成为村民们铭记谦逊与宽容的象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