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屋撺椽

在一座古老的村庄里,有一户人家住着一对兄弟。哥哥叫阿松,弟弟叫阿竹。他们虽然住在一个屋檐下,但性格却截然不同。阿松勤劳踏实,总是早早起床耕田种地;而阿竹则懒散成性,整天想着如何走捷径发财。

一天晚上,月光如水洒满庭院,兄弟俩坐在院子里闲聊。阿竹忽然压低声音说:“哥,我听说隔壁王员外家最近刚收了一批银两,都藏在他家后院的柴房里。如果能趁夜偷出来,咱们就不用再辛苦干活了!”阿松听后大吃一惊,连忙摇头道:“不可不可!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怎么能做?咱得靠自己的双手过日子。”

然而,阿竹却不死心。他心想,只要自己行动迅速,神不知鬼不觉,就不会被发现。于是,第二天深夜,当整个村庄陷入沉睡时,阿竹悄悄溜出了家门。他翻过矮墙,蹑手蹑脚地潜入王员外家的后院,果然看到了那间堆满柴火的小屋。他推开虚掩的门,正准备伸手去拿那些装银两的箱子时,突然听到头顶传来一阵异响。

原来,王员外早料到可能会有人觊觎这笔钱财,特意请木匠设计了一套机关。就在阿竹踏入柴房的一瞬间,屋顶的一根粗大的椽子猛然掉落下来,直接砸向他的脚边。这一声巨响惊动了附近的看守,他们立刻赶来将阿竹逮个正着。

第二天清晨,阿竹灰头土脸地回到家,把昨晚的经历告诉了阿松。阿松听完后叹了口气,说道:“这就是‘隔屋撺椽’的道理啊!你以为别人看不见你的小动作,其实人家早已防备周全。做人还是本分一点好,不然只会自食恶果。”

从那以后,阿竹彻底改变了自己懒惰投机的习惯,跟着哥哥一起辛勤劳作,最终凭借努力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,也过上了安稳富足的生活。

cuān
chuán

「隔屋撺椽」出处

元·乔吉《两世姻缘》第一折有那等花木瓜长安少年,他每不斟量隔屋撺椽。”

「隔屋撺椽」解释

比喻办不到的、不自量力的事情。

「隔屋撺椽」示句

上一篇:隔靴搔痒
下一篇:各持己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