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格不纳

在一座偏远的山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阿莲的年轻女子。她性格倔强,凡事都有自己的主见,村里的人都说她“格格不纳”,因为她总是与大家的意见相左,也不愿意随波逐流。

有一天,村长召集村民开会,宣布要在村口修建一座石桥,以方便出行。大多数村民都表示支持,觉得这是件好事。但阿莲却站起来反对,她说:“我们村子四周都是青山绿水,如果修桥破坏了自然环境,那得不偿失。”村民们听了议论纷纷,有人嘲笑她不懂大局,也有人责怪她多管闲事。然而,阿莲并没有退缩,而是坚持表达自己的观点。

几天后,一个外地商人来到村里,提出要高价收购村里的古树,用来制作家具。这些古树是村子的灵魂,也是阿莲小时候最喜欢玩耍的地方。当村民们因为金钱诱惑而犹豫时,阿莲再次站了出来。她劝阻大家:“这些树不仅是我们的回忆,更是这片土地的生命。如果我们为了钱砍掉它们,将来一定会后悔。”可惜,大多数人还是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,对她的建议置若罔闻。

几个月过去了,石桥建成了,但正如阿莲所料,施工过程中污染了河流,鱼虾大量死亡,原本清澈的溪水变得浑浊不堪。而那些被砍伐的古树,也让村庄失去了往日的生机,只剩下一片荒凉。村民们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,开始反思当初为何没有听从阿莲的建议。

后来,阿莲带领村民们重新种植树木,并努力恢复生态环境。虽然过程艰辛,但她从未放弃。几年后,村子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。村民们感慨地说:“如果不是阿莲的坚持,我们可能永远学不会珍惜身边的一切。”

从此以后,“格格不纳”不再是一个贬义词,而是成了阿莲勇敢和智慧的象征。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:有时候,与众不同的声音,才是最值得倾听的声音。

「格格不纳」出处

清·昭槤《啸亭杂录·诗文涩体》其《新唐书》好用僻字涩句,以矜其博,使人读之,胸臆间格格不纳,殊不爽朗。”

「格格不纳」解释

指难以接受。

「格格不纳」示句

上一篇:革新变旧
下一篇:格杀无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