缟纻之交
在春秋时期的齐国,有一位名叫子谦的年轻士人。他自幼饱读诗书,胸怀大志,却因家境贫寒而无法施展抱负。尽管如此,他为人谦逊有礼,待人真诚,因此结交了不少朋友。其中最要好的一位,是来自邻村的木匠阿缟。
阿缟虽然出身低微,但手艺精湛,尤其擅长制作纻麻布衣。这种布料轻便耐用,深受百姓喜爱。两人相识于一次集市上,当时子谦被地痞欺负,阿缟挺身而出替他解围。从此,二人成了莫逆之交。他们经常促膝长谈,从诗词歌赋到人生理想,无所不聊。子谦欣赏阿缟的朴实与智慧,而阿缟则敬佩子谦的学识与抱负。
有一天,齐国发布了一道诏令,招募贤才辅佐国君治理国家。子谦看到机会来了,决定前往都城参加选拔。然而,他的衣衫破旧不堪,根本无法体面地出现在众人面前。阿缟得知后,连夜赶制了一件洁白如雪的纻麻长袍送给子谦,并鼓励他说:“兄台满腹经纶,定能脱颖而出,为国效力。”
穿着这件纻麻长袍,子谦信心倍增。他成功通过了层层考核,最终得到了国君的赏识,成为朝廷中的一名官员。而阿缟依旧留在家乡,继续从事木匠工作。多年以后,子谦荣归故里,特意找到阿缟,将一件崭新的纻麻布衣回赠给他。两人相视一笑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后来,“缟纻之交”便用来形容那些超越身份地位、建立在真心基础上的深厚友谊。正如子谦与阿缟之间的情谊,无论岁月如何变迁,他们的友情始终如那纻麻布一般坚韧纯粹。
缟
纻
之
交
「缟纻之交」出处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(吴之公子札)聘于郑,见子产,如旧相识,与之缟带,子产献纻衣焉”。晋·杜预注吴地贵缟,郑地贵纻,故各献己所贵,示损己而不为彼货利。”
「缟纻之交」解释
缟纻缟带和纻衣。缟带指用白色绢制成的大带。纻衣指用苎麻纤维织成的衣服。指交情笃深。
「缟纻之交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