櫜甲束兵

在遥远的古代,有一个名为青石关的小村庄,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。这里的村民世代以农耕为生,生活平静而安宁。然而,一天夜里,一支流寇队伍悄然逼近了青石关。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,让附近的村庄闻风丧胆。面对即将到来的危险,村中的长者召集村民商讨对策。

“我们不能坐以待毙!”年轻的猎人阿岩站了出来,“虽然我们只是普通百姓,但只要团结一致,未必没有胜算。”村民们纷纷点头,但也有人担忧:“可我们既无盔甲,也缺兵器,如何与那些凶悍的匪徒抗衡?”这时,一位年迈的老兵缓缓开口:“古语有云‘櫜甲束兵’,意思是收起铠甲、捆好兵器,寓意隐藏锋芒,伺机而动。我们可以布下陷阱,用智慧取胜,而不是硬拼。”

于是,在老兵和阿岩的带领下,村民们开始行动起来。他们将村口的道路挖出深坑,并用树枝掩盖;又在高处布置滚木礌石,准备随时阻击敌人。为了迷惑匪徒,他们还故意点燃几处篝火,制造出虚假的防御假象。一切准备就绪后,全村人都躲进山林中,静候敌人的到来。

第二天黄昏,流寇果然闯入青石关。他们看到空荡荡的村落和零星的篝火,以为村民早已逃散,便肆无忌惮地冲进村里。然而,当他们踏入埋伏圈时,脚下的地面突然塌陷,许多人掉进了深坑。紧接着,滚木礌石从山坡上倾泻而下,砸得匪徒措手不及。混乱中,阿岩带领村民手持简陋的武器从四面八方杀出,将剩余的流寇彻底击溃。

战斗结束后,村民们欢呼雀跃,感谢阿岩和老兵的英明决策。从此,“櫜甲束兵”的智慧成为青石关代代相传的故事,提醒后人:即使力量薄弱,只要善于隐藏锋芒、运用智谋,也能战胜强大的对手。

gāo
jiǎ
shù
bīng

「櫜甲束兵」出处

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秦师轻而无礼”唐孔颖达疏《吕氏春秋》说此事云‘师行过周,王孙满曰过天子之城,宜櫜甲束兵,左右皆下。’”今本《吕氏春秋·悔过》作橐甲束兵”。

「櫜甲束兵」解释

指脱去铠甲,收起兵器。

「櫜甲束兵」示句

上一篇:櫜弓卧鼓
下一篇:缟纻之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