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山仰止

在遥远的青山脚下,有一个小村庄,名叫云溪村。村子四周环绕着巍峨的高山,其中最高的那座被称为“仰止峰”。据说,这座山高耸入云,无人能登顶,但每当人们抬头仰望它时,总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,仿佛激励着他们去追求更高的目标。

村里有个年轻人叫子谦,他自幼体弱多病,却对大山充满了向往。他常常坐在家门口,凝视着仰止峰,梦想有一天能够征服它。然而,村民们总是劝他放弃这个念头:“那是神山,凡人岂能攀登?不要白费力气了。”尽管如此,子谦并没有因此气馁,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。

一天清晨,子谦背上简单的行囊,带着干粮和水壶,开始向仰止峰进发。一路上,荆棘丛生、陡坡险峻,但他咬紧牙关,一步步向前迈进。途中,他遇到了一位年迈的樵夫。樵夫问他为何要冒险攀爬这座山,子谦回答道:“我虽然渺小,但我相信,只要心怀敬畏与坚持,就一定能触及更高的人生境界。”

樵夫听后微微一笑,递给子谦一根结实的木杖,并说道:“孩子,你的志向让我想起了古人所说的‘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’。记住,无论结果如何,重要的是你追逐梦想的过程。”

经过数日艰难跋涉,子谦终于到达了半山腰的一片平台。站在这里,他俯瞰脚下的云海,心中涌起无限感慨。虽然未能真正登顶,但他已经明白: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抵达终点,而在于不断向上攀登的精神。

回到村庄后,子谦成为了一名老师,他将自己的经历讲给孩子们听,鼓励他们勇敢追寻理想。从那以后,“高山仰止”不仅是一座山的名字,更成为了云溪村世代相传的信念——面对困难,永不言弃,永远仰望更高的目标。

gāo
shān
yǎng
zhǐ

「高山仰止」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

「高山仰止」解释

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

「高山仰止」示句

夫岂不怀,~,愿言敏德,啜菽饮水。★唐·王勃《倬彼我系》
上一篇:高谈弘论
下一篇:高山流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