负诟忍尤
在一座偏远的山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阿诚的年轻人。他自幼父母双亲早逝,与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。尽管生活清贫,但阿诚勤劳善良,总是尽力帮助村里的邻居。然而,由于家境贫寒,他在村里常常被人瞧不起,甚至有人恶意中伤他,说他不过是装模作样博取同情。
一天,村子里发生了一件大事:村长家的一头牛突然不见了。这头牛是全村最珍贵的牲畜之一,没有它耕地,整个村庄的收成都会受到影响。村民们议论纷纷,而一些心怀偏见的人竟将矛头指向了阿诚。“他家里穷得揭不开锅,肯定是他偷了牛去换钱!”这样的话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。
面对这些无端指责,阿诚心中虽满是委屈,但他并没有急于辩解,而是选择默默承受。他知道,此时再多的解释也只会让事情更加复杂,唯有找到真相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。于是,他暗下决心,一定要查出牛的下落。
接下来几天,阿诚白天继续干农活,晚上则悄悄走访附近山林寻找线索。终于,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他发现了一条通往深山的小路,并隐约听见牛的叫声。顺着声音摸索过去,他果然发现了那头失踪的牛,正被一群野狼围困在一处陡峭的崖边。
冒着危险,阿诚用随身携带的柴刀驱赶野狼,并设法把牛安全地带回了村子。当村民们看到失而复得的牛时,无不感到惊讶和羞愧。那些曾经诋毁阿诚的人更是满脸通红,主动向他道歉。
阿诚微微一笑,说道:“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,只要大家能明白,有时候误解比真相更可怕。”从此以后,村民们对阿诚刮目相看,而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“负诟忍尤”——即使背负污蔑,也能以宽广的胸怀坦然面对,最终赢得尊重。
负
诟
忍
尤
「负诟忍尤」出处
陈夔龙《梦蕉亭杂记》卷一责备之严,诚不足怪。庸讵知当局之负诟忍尤,艰难应付,有非楮墨所能罄者。”
「负诟忍尤」解释
忍受指责和怨恨。
「负诟忍尤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