负德孤恩
在一座古老的小镇上,流传着一个关于“负德孤恩”的故事。镇上的居民大多善良淳朴,但有一个名叫李承的年轻人却与众不同。他从小聪明伶俐,家境贫寒,靠着邻里接济才得以长大成人。然而,成年后的李承却变得冷漠自私,对曾经帮助过他的人毫不感恩,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伤害他人。
有一年,小镇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灾,许多房屋被冲毁,农田也化为乌有。镇长召集大家商议如何重建家园,并决定向附近的大户求助。李承主动请缨,说自己愿意代表镇民去谈判。他带着众人筹集的一点钱财出发了,心里却盘算着如何将这笔钱据为己有。
到了大户人家后,对方得知小镇的困境,慷慨解囊,不仅提供了粮食和木材,还额外赠送了一笔银两用于修缮。然而,在返回的路上,李承动了歪念。他偷偷藏起了大部分物资和银两,只带回了一小部分交给镇民,谎称这是大户能给的最大援助。
起初,镇民们没有怀疑,他们用这些微薄的资源艰难地开始了重建工作。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一些知情者透露了真相,原来大户人家曾给予了更多的援助。当事实摆在眼前时,所有人都愤怒不已,而李承则百般狡辩,企图逃避责任。
最终,镇民们一致决定驱逐李承,让他永远不得回到小镇。失去庇护的李承流落他乡,饱受风霜之苦。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但为时已晚。那些曾经被他辜负的人再也不会原谅他,而他自己也因孤立无援而陷入深深的悔恨之中。
这个故事很快传遍四方,“负德孤恩”成了警示世人的成语。它提醒人们,无论身处何种境地,都不能忘记别人的恩情,否则终将自食其果,落得孤独无助的下场。
负
德
孤
恩
「负德孤恩」出处
宋·李觏《闵雨诗》安知愚下鬼,负德孤恩难制指,弄天之权侮人命。”
「负德孤恩」解释
指缺少恩义。
「负德孤恩」示句
不走了,斯觑者,神天报应无虚设。休,休,休,~的见去也。★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