拊背扼喉
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,有一座名为青云的城池。这座城池依山傍水,地理位置极为险要,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。然而,青云城虽小,却因百姓团结一心而从未被外敌攻破。直到有一天,一支强大的敌军悄然逼近,试图一举占领此地。
敌军首领名叫铁狼,他以凶狠狡诈闻名四方。经过数日观察,他发现青云城的防御体系看似无懈可击,但其实存在一个致命弱点——城后的一条狭窄山路。这条山路通往城中的水源地,若能控制此处,便如同“拊背扼喉”,令整座城陷入绝境。
青云城守将李玄风闻讯后,立刻召集众将士商议对策。他深知敌人的意图,于是决定设下埋伏。李玄风派精锐士兵隐藏于山路两旁,并亲自带领一队人马伪装成主力部队,在正面吸引敌军注意力。与此同时,他还命令百姓暂时撤离水源地,以免无辜伤亡。
当铁狼率领大军趁夜色潜入山路时,自以为得计的他并未察觉危险已悄然降临。待敌军进入埋伏圈,李玄风一声令下,四周顿时箭如雨下,喊杀声震天动地。铁狼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了圈套,但为时已晚,他的军队被困在这条狭长的山路上,进退不得。
最终,铁狼的部队全军覆没,他自己也被俘虏。战后,李玄风站在城楼上俯瞰远方,对身边的副将说道:“所谓‘拊背扼喉’,不仅是战术上的制胜之道,更是告诫我们,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背后隐藏的危机。”从此,青云城更加稳固,成为周边百姓心中的安全屏障。
拊
背
扼
喉
「拊背扼喉」出处
《旧唐书·良吏传上·薛大鼎》请勿攻河东,从龙门直渡,据永丰仓,传檄远近,则足食足兵。既总天府,据百二之所,斯亦拊背扼喉这计。”
「拊背扼喉」解释
掐着喉咙,捺住脊背。比喻控制要害,制敌死命。
「拊背扼喉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