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首贴耳
在一片宁静的山村里,生活着一只名叫小灰的野兔。小灰是一只聪明伶俐的兔子,但它有个坏毛病——总是喜欢挑战权威,从不听长辈的话。村里的老兔子们常常用“伏首贴耳”来形容那些懂得谦逊、听话的好孩子,而小灰却对此嗤之以鼻,认为这不过是懦弱的表现。
一天,山林中传来了一个可怕的消息:一头凶猛的狼出现在附近,已经有多只小动物遭到了袭击。村民们纷纷躲进洞穴,不敢外出。可是小灰却不以为然,它觉得自己跑得快,一定能避开危险。于是,在其他兔子都乖乖待在家中的时候,小灰偷偷溜出了村子。
刚到树林边缘,小灰就遇到了那只传说中的狼。狼的眼睛闪烁着寒光,嘴角挂着一丝冷笑。“哦?居然有这么大胆的小兔子!”狼低吼道。小灰吓得浑身发抖,但还是故作镇定地回答:“我可不怕你!”话音未落,狼猛地扑了过来。小灰拼命逃跑,用尽全力才勉强躲过狼的追击,最后钻进了一个狭窄的树洞才保住了性命。
回到村子后,小灰彻底变了。它主动向长辈们道歉,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。从此以后,无论面对什么情况,小灰都会谨慎行事,不再鲁莽冲动。村民们看到小灰的变化,都欣慰地夸奖它终于学会了“伏首贴耳”,懂得了谦逊和顺从的重要性。
多年后,当小灰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时,它常常对年轻一代讲述自己的经历。它告诫大家:“‘伏首贴耳’并不是软弱,而是智慧的一种体现。只有懂得审时度势,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。”
伏
首
贴
耳
「伏首贴耳」出处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马介甫》万石不言,惟伏首贴耳而泣。”
「伏首贴耳」解释
畏缩恐惧的样子。
「伏首贴耳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