逢君之恶

在一座古老的小城里,有一位名叫李逢的年轻书生。他聪明伶俐,才华横溢,但性格中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——喜欢迎合他人,尤其是权贵之人。他总认为,只要能讨得上位者的欢心,自己的仕途便会一帆风顺。

一天,城里新来了一位县令,此人贪婪无度,常以苛捐杂税压榨百姓。尽管民众怨声载道,却无人敢直言反抗。而李逢得知这位县令酷爱诗词歌赋后,便决定投其所好,希望能借此攀附高位。于是,他连夜创作了一首赞美县令“仁政”的长诗,并亲自送到县衙。

县令看到这首辞藻华丽、极尽吹捧之能事的诗作,顿时龙颜大悦,立刻召见了李逢。从此以后,李逢成了县令身边的红人,不仅参与各种宴席,还替县令起草了许多虚假的公告,用花言巧语掩盖其暴行。渐渐地,李逢的行为引起了乡邻们的不满,大家背地里都称他为“逢君之恶”的小人。

然而,好景不长。某日,朝廷派来一位钦差大臣巡查地方政务。百姓们纷纷向钦差诉说县令的种种劣迹,其中也包括李逢助纣为虐的事实。钦差听闻后震怒,当即下令彻查此案。最终,县令被革职查办,而李逢因“逢君之恶”,助长贪官污吏的气焰,也被剥夺功名,逐出城去。

失去一切的李逢站在城外,望着曾经熟悉的小城,心中悔恨不已。他终于明白,一味迎合邪恶并不能换来真正的成功,反而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。从此,他隐姓埋名,过着清贫的生活,再不敢涉足权势之争。

féng
jūn
zhī
è

「逢君之恶」出处

《孟子·告子下》长君之恶其罪小,逢君之恶其罪大。”

「逢君之恶」解释

执迎合昏庸的执政者,引他去干坏事。

「逢君之恶」示句

其时有个佞臣伯,~,劝他穷奢极欲,诛戮忠臣。★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第二十二卷
上一篇:逢山开道
下一篇:讽多要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