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唐头白

在大汉王朝的边陲小镇,有一位名叫冯唐的书生。他自幼饱读诗书,才华横溢,却因性格耿直、不善逢迎,始终未能得到朝廷重用。岁月如梭,转眼间,冯唐已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者。尽管如此,他依然怀揣着报国之志,每日伏案读书,希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效力。

一年冬天,北方边境突遭敌军侵扰,百姓流离失所,战火四起。消息传到京城后,皇帝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,但众臣皆面露难色,无人敢主动请缨。这时,一位年迈的大臣站了出来,对皇帝说道:“陛下,臣曾听闻故友冯唐虽年事已高,却通晓兵法,且为人忠厚正直。若能启用此人,或许可解燃眉之急。”皇帝听后,立即派人前往小镇召见冯唐。

当使者来到冯唐家时,看到的是一个衣衫简朴、满头银发的老人正在灯下翻阅古籍。听闻圣旨内容,冯唐并未表现出过多激动,只是深深叩拜,说:“臣虽老矣,但尚存一颗赤诚之心,愿为国家赴汤蹈火。”随后,他披上旧袍,跟随使者赶往京城。

到达京城后,冯唐被授予临时军师一职,协助统帅制定作战计划。他凭借多年积累的知识和冷静睿智的头脑,提出了“以逸待劳”的策略,并详细分析了敌军的弱点。在他的指导下,汉军成功将敌人引入埋伏圈,一举击溃敌军,保住了边疆的安宁。

战后,皇帝亲自召见冯唐,称赞他的贡献,并询问他还有什么愿望。冯唐微微一笑,答道:“臣不过是一介草民,只希望天下太平,百姓安居乐业。如今心愿已了,别无他求。”皇帝感慨万分,赐予他丰厚奖赏,但冯唐婉拒了大部分,仅留下一些书籍与粮食便返回故乡。

从此以后,“冯唐头白”成为人们口中传颂的故事,象征着那些虽历经坎坷却始终坚持初心的人们。而冯唐本人,则继续过着平淡的生活,在夕阳下悠然吟诵诗句,仿佛一切功名利禄都与他无关。

féng
táng
tóu
bái

「冯唐头白」出处

「冯唐头白」解释

汉朝冯唐身历三朝,到武帝时,举为贤良,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。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。同冯唐易老”。

「冯唐头白」示句

上一篇:逢场竿木
下一篇:逢机立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