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金挂印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群雄并起。在荆州的一座小城中,有一位名叫周远的年轻将军。他智勇双全,深受百姓爱戴,但也因战功赫赫而引起了朝廷权臣的嫉妒。某日,一封密令传到周远手中,命他即刻率军前往北方镇压起义,否则将以“抗旨”之罪论处。
然而,周远深知此次出征并非为了平定叛乱,而是权臣借刀杀人的阴谋。若他领兵北上,不仅会枉送士兵性命,还可能让自己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。思虑再三,周远决定效仿古人“封金挂印”,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决心。他将所有俸禄与赏赐悉数封存,并把象征官职的印信悬挂在府衙的大堂之上,随后悄然离开。
临行前,他对副将说道:“我虽身居高位,却不愿为虎作伥。这些金银本是百姓血汗所换,今尽数归还;这印信乃是国恩所赐,如今奉还。请代我转告陛下,周远宁可舍弃荣华富贵,也绝不违背良心。”说完,他披上斗篷,骑马消失在夜色之中。
消息很快传遍四方,有人嘲笑周远懦弱逃避,更多的人却为他的气节所感动。当地的百姓更是自发组织起来,保护他的家人免受牵连。几年后,当新的明主崛起、天下渐定之时,周远的名字再次被提起。人们称颂他“封金挂印”的壮举,视其为忠义与智慧的典范。
多年以后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出现在山间小道上。他正是隐居多年的周远。面对路人的询问,他只是微微一笑:“人生如棋,取舍之间见真章。封金挂印,不过是一念之间的选择罢了。”
封
金
挂
印
「封金挂印」出处
《三国演义》第二七回[曹操]因谓张辽曰‘云长封金挂印,财贿不以动其心,爵禄不以移其志,此等人吾深敬之。’”
「封金挂印」解释
指不受赏赐,辞去官职。
「封金挂印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