焚林而猎
在一片遥远的山林中,生活着一个以打猎为生的小村庄。村民们世代依靠这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获取食物和资源,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,从不贪得无厌。然而,有一天,一个外乡人来到了村里,他带来了新的狩猎方法——“焚林而猎”。他说:“只要放火烧掉树林,所有动物都会被迫逃出来,到时候你们就可以轻松捕获它们。”
起初,村民们对这种做法感到不安。村里的长老劝阻道:“我们的祖先教导我们,要敬畏自然,不可过度索取。如果毁掉森林,我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树木,还有赖以生存的家园。”但年轻人却被外乡人的提议所吸引,他们认为这是快速获得大量猎物的好机会,于是不顾长老的反对,决定尝试一次。
那天,熊熊烈火吞噬了整片森林。浓烟滚滚,鸟儿惊叫着飞向天空,鹿群四散奔逃,连平日里隐藏极深的猛兽也露出了踪迹。村民们手持弓箭、长矛,在火光映照下追逐猎物,收获颇丰。一时间,他们欢呼雀跃,觉得自己的选择无比正确。
然而,当大火熄灭后,眼前的景象令人心痛:曾经绿意盎然的森林变成了一片焦土,河流干涸,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烟尘味。许多动物未能逃出火海,尸体遍布荒野。更糟糕的是,没有了树木的庇护,接下来的暴雨引发了山洪,摧毁了农田和房屋。村民们这才意识到,他们的行为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,还断送了自己的未来。
几年后,那片土地依旧寸草不生,村庄的人口逐渐减少,许多人背井离乡,寻找新的住所。那些幸存下来的人常常回忆起长老的话,悔恨当初的短视之举。他们终于明白,“焚林而猎”虽然看似高效,却是一种杀鸡取卵的行为,最终只会让人付出沉重代价。
从此以后,这个故事成为了警示后代的寓言,提醒人们珍惜自然资源,与自然共生,而非肆意掠夺。毕竟,大自然给予的一切,都需要用尊重去守护。
焚
林
而
猎
「焚林而猎」出处
《韩非子·难一》焚林而田,偷取多兽,后必无兽。”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故先王之法……不涸泽而渔,不焚林而猎。”
「焚林而猎」解释
焚烧树木林,猎取禽兽。比喻只图眼前利益,不作长久打算。
「焚林而猎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