犯上作乱

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,住着一位名叫阿强的年轻人。他自幼家境贫寒,但性格倔强,心中总怀有一股不平之气。村里的地主老李仗着自己的权势,经常欺压百姓,收取高额租税,甚至随意侵占村民的田地。村民们虽然心有不满,却因害怕报复而敢怒不敢言。

阿强目睹这一切,内心愤懑不已。一天,他看到老李又派人强行夺走了一户人家仅剩的一袋粮食,那家人哭得撕心裂肺。阿强再也无法忍受,他站出来大声说道:“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!你这是逼人活不下去啊!”老李听到后冷笑一声,嘲讽道:“一个穷小子也敢多管闲事?我看你是想造反吧!”

阿强被激怒了,他决定不再沉默。他悄悄联络了一些同样对老李不满的村民,计划一起反抗。他们趁夜色潜入老李家的粮仓,将囤积的粮食分发给饥饿的村民。消息很快传开,更多的人加入了他们的行列。村民们开始团结起来,要求官府惩治老李的恶行。

然而,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顺利。老李向县令告状,称阿强“犯上作乱”,还贿赂官员以求保护自己。县令为了维护所谓的“秩序”,派兵镇压这些“刁民”。面对官兵的围剿,阿强并没有退缩,他带领村民们据理力争,并把老李的罪行整理成证据递交给更高一级的巡抚。

最终,在巡抚的调查下,老李的丑恶行径被揭露,他受到了应有的惩罚,而阿强和村民们则得到了公正的对待。虽然阿强的行为一度被视为“犯上作乱”,但他用勇气和智慧证明,真正的正义永远不会被埋没。

fàn
shàng
zuò
luàn

「犯上作乱」出处

《论语·学而》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”

「犯上作乱」解释

犯干犯。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、起义。

「犯上作乱」示句

在封建社会的教条之下束缚久了的人,最怕的是~,不忠不义”的罪名。★郭沫若《少年时代·反正前后》
上一篇:犯而不校
下一篇:返虚入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