犯而不校

在一座宁静的小镇上,住着一位名叫李谦的年轻人。他性格温和,待人宽厚,从不与人争执。镇上的人都知道他信奉一句古训:“犯而不校。”意思是即使别人冒犯了自己,也不去计较。李谦用这句话作为人生的准则,无论遇到什么矛盾,总能一笑置之。

一天,小镇上来了一位新邻居张彪。张彪是个火爆脾气,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与人争吵。他初来乍到,对李谦的谦让态度感到不屑,认为这是懦弱的表现。于是,他故意找茬,在一次集市上大声指责李谦占了他的摊位。其实,那块地方根本无人认领,但张彪却咄咄逼人,言语间充满了挑衅。

面对张彪的无理取闹,李谦只是微微一笑,收拾好自己的东西,换到了另一个位置。旁观的人看不下去,纷纷替李谦打抱不平,可李谦却摆摆手说:“没关系,大家各退一步,海阔天空嘛。”张彪见状更加得意,觉得自己“赢”了,从此越发嚣张。

然而,事情很快发生了转机。几天后,张彪家的房子因年久失修突然倒塌,一家老小无处可去。镇上的人议论纷纷,有人提议让他暂时住在祠堂里,但也有人反对,觉得张彪平日太过蛮横,不值得同情。就在这时,李谦主动站了出来,邀请张彪一家搬到自己家中暂住,并且没有提任何条件。

张彪起初十分惊讶,甚至怀疑李谦是不是别有用心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他渐渐感受到李谦的真诚和善良。在一个雨夜,张彪终于忍不住问李谦:“你为什么愿意帮我?我之前那样对你,你难道一点都不记恨吗?”李谦笑了笑,说道:“古人云‘犯而不校’,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重要的是学会宽容,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机会,也给自己一份内心的平静。”

听完这番话,张彪羞愧难当,从此彻底改变了自己暴躁的性格,开始学着以善意对待他人。而李谦的故事也在小镇上传为佳话,成为人们口中的榜样。

fàn
ér
jiào

「犯而不校」出处

《论语·泰伯》以能问与不能,以多问于寡;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。”

「犯而不校」解释

犯触犯;校计较。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。

「犯而不校」示句

惠养民道~,何以罚为?”大家微笑,各自散去。★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五十五回
上一篇:返我初服
下一篇:犯上作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