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裘负刍

从前,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阿诚的年轻人。他家境贫寒,但为人善良勤劳,总是尽力帮助村里的老人和孩子。一天,寒冬将至,阿诚发现自己唯一的棉衣已经破旧不堪,根本无法抵御即将到来的严寒。为了生存,他决定进山砍柴,换取一些粮食和布料。

清晨,阿诚背着竹篓,拿着斧头走进了深山。他在林间忙碌了一整天,终于装满了整整一篓木柴。然而,就在准备回家时,天空突然乌云密布,狂风大作,紧接着飘起了鹅毛大雪。阿诚赶紧披上自己单薄的外衣,却发现它早已被树枝刮得千疮百孔,几乎不能御寒。

就在此时,阿诚看到地上有一张掉落在雪中的兽皮,似乎是猎人遗失的。他犹豫了一下,最终还是拾起兽皮裹在身上。虽然兽皮粗糙且有些笨重,但它确实能暂时挡住刺骨的寒风。为了让兽皮更好地保暖,阿诚把它毛朝内、皮朝外穿在身上——尽管这样看起来十分滑稽,却也顾不得那么多了。

回到村庄后,村民们见到阿诚的模样都忍不住笑了起来:“阿诚啊,你怎么把兽皮反着穿?这不是‘反裘负刍’吗?”阿诚不好意思地挠挠头,解释说:“我只想着暖和点,没注意别的。”众人听后纷纷感叹他的朴实与乐观,还有邻居主动送来了针线和厚布,帮他修补衣物。

从那以后,“反裘负刍”成了村里的一句玩笑话,用来形容那些做事不拘小节、只求实际效果的人。而阿诚则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:生活虽苦,但只要心中有爱、脚踏实地,总会迎来温暖的春天。

fǎn
qiú
chú

「反裘负刍」出处

《晏子春秋·杂上》晏子之晋,至中牟,睹弊冠反裘负刍,息于涂侧者,以为君子也。”

「反裘负刍」解释

反裘反穿皮衣;负背;刍柴草。反穿皮袄背柴。形容贫穷劳苦。也比喻为人愚昧,不知本末。

「反裘负刍」示句

上一篇:反求诸己
下一篇:反身自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