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

在一个宁静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阿诚的年轻人。他聪明伶俐,但有一个缺点——总是喜欢临阵磨枪。无论是种田、盖房还是处理村里的事务,他总想着“船到桥头自然直”,从不提前做计划。

一天,村长宣布了一个重要消息:三个月后将举办一年一度的丰收节,每个家庭都需要准备一道拿手菜来参加比赛。获胜者不仅能赢得丰厚奖品,还能为家族争光。村民们纷纷开始筹划,有的研究新菜谱,有的采购食材,还有的试验烹饪技巧。而阿诚却满不在乎地想:“还有三个月呢!时间多得是,现在不用着急。”

日子一天天过去,转眼间离丰收节只剩下一周了。这时,阿诚才慌了神。他匆匆跑到集市上买食材,却发现新鲜的蔬菜和肉类早已被抢购一空。无奈之下,他只能随便买了些普通的材料回家。回到家后,他打开灶台开始尝试做菜,可由于从未练习过,不是火候掌握不好,就是调料搭配失误,做出的菜肴难以下咽。

另一边,阿诚的邻居老李却胸有成竹。原来,早在几个月前,老李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:如何选择食材、怎样改进家传秘方、何时进行试做……他一步步按照计划执行,最终端出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,在比赛中大获全胜。

看着老李捧回奖杯,阿诚懊悔不已。他终于明白,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这句古训的意义。如果当初能像老李一样早做准备,自己也不会落得如此狼狈。从那以后,阿诚改掉了拖延的习惯,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提前规划,脚踏实地。渐渐地,他的生活变得井井有条,也赢得了村民们的尊重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的,只有未雨绸缪,才能在机会降临时抓住它。

fán
shì
,
fèi

「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」出处

《礼记·中庸》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”

「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」解释

预预先,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;立成就;废败坏。不论做什么事,事先有准备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会失败。

「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」示句

~”,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,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。★《毛泽东选集·论持久战》
上一篇:凡夫肉眼
下一篇:烦文缛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