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纵指使

在一座古老的小镇上,流传着一个关于“发纵指使”的故事。这个成语原本用来形容幕后操纵、指挥别人去做事的人。然而,在这个小镇里,它却成了智慧与勇气的象征。

镇上的百姓最近遇到了一件麻烦事:一群贪婪的商人联合起来垄断了粮食市场,将价格抬高到普通人家无法承受的地步。许多家庭因此陷入困境,人们怨声载道,但却无人敢站出来反抗这些权势滔天的商人。就在这时,一位名叫林远的年轻人挺身而出。他虽出身贫寒,却以聪明才智闻名乡里。

林远知道,硬碰硬绝非明智之举,于是他决定采用“发纵指使”的策略。他暗中联系了几位同样对商人不满的小贩,并为他们提供了详细的行动计划。他教他们如何假装互相竞争,压低粮价吸引顾客;同时又秘密组织村民分批购买粮食,避免引起商人的怀疑。而他自己,则始终隐藏在幕后,从不直接露面。

随着时间推移,那些贪婪的商人逐渐意识到情况不对劲——他们的库存迅速减少,利润却没有增加。正当他们焦头烂额之时,林远再次施展计谋,让小贩们散布谣言,说附近其他城镇的粮价更低廉。商人信以为真,纷纷降价抛售剩余的粮食,企图挽回损失。最终,他们不仅没能赚取暴利,反而因恶性竞争损失惨重。

当尘埃落定后,小镇恢复了往日的平静。村民们感激林远的机智和胆识,称他为英雄。但林远只是微微一笑,说道:“我不过是‘发纵指使’罢了,真正改变命运的是你们每一个人。”从此,“发纵指使”不再仅仅是一个成语,更成为了一种团结协作、巧妙制胜的精神代名词。

zòng
zhǐ
shǐ
使

「发纵指使」出处

瞿秋白《赤都心史》四一几十年前,发纵指使略夺东亚满洲的参谋本部——彼得之城,不意今日又成远东革命声浪留音之机。”

「发纵指使」解释

操纵指挥。亦作发踪指使”。

「发纵指使」示句

《骆宾王文集》凡十卷,是郗云卿奉唐中宗之命搜集的,我想这一定是上官婉儿的主张。因为中宗时代的措施,大抵出于上官昭容的~。★郭沫若《我怎样写〈武则天〉
上一篇:发踪指示
下一篇:罚不当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