伐毛洗髓
在一座云雾缭绕的深山中,有一座古老的道观,名为“清虚观”。据说这里隐藏着一种神秘的修行法门,可以让凡人脱胎换骨,这就是传说中的“伐毛洗髓”之术。许多人慕名而来,但无一例外都被拒之门外,因为主持老道士只收有缘人。
一天,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敲响了道观的大门。他叫阿尘,从小体弱多病,常被人嘲笑。听闻“伐毛洗髓”的神奇后,他决心前来寻找改变命运的机会。老道士打开门,上下打量了阿尘一番,问道:“你为何而来?”阿尘坚定地回答:“我想变得更强,不再让别人看不起。”老道士微微一笑,将他引入观内。
进入道观后,老道士并未立即传授什么秘技,而是让阿尘每天砍柴挑水、清扫庭院。起初,阿尘觉得这些琐事毫无意义,但他依然咬牙坚持。随着时间推移,他的身体渐渐强壮起来,内心也愈发沉稳。几个月后,老道士终于开口:“今日起,我教你‘伐毛洗髓’。”
原来,“伐毛洗髓”并非简单的功法,而是一种内外兼修的过程。外伐粗糙的皮毛,内洗污浊的骨髓,只有心志与肉体都达到纯净,才能真正蜕变。在老道士的指导下,阿尘开始练习吐纳调息,并配合草药沐浴,逐渐感受到体内如溪流般涌动的力量。
几年后,阿尘已从当初瘦弱的少年成长为英姿勃发的青年。他不仅拥有了强健的体魄,还学会了谦逊和坚韧。当他离开道观时,老道士送给他一句话:“真正的伐毛洗髓,不止于形,更在于心。”阿尘牢记此言,从此踏上属于自己的江湖之路。
伐
毛
洗
髓
「伐毛洗髓」出处
汉·郭宪《东方朔传》吾却食吞气,已九千余年,目中童子,皆有青光,能见幽隐之物,三千年一返骨洗髓,二千年一剥皮伐毛,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。”
「伐毛洗髓」解释
刮去毛发,洗清骨髓。比喻彻底清除自身的污秽。
「伐毛洗髓」示句
如要去掉他这劣根性,竟非大大的~,拿他重新做个人不成。★《晚清文学丛钞·中国现在记》第三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