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不放债
在一个古老的小镇上,住着一位名叫李善的老人。他以乐于助人闻名,无论谁家有困难,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。然而,李善有一个原则:恩不放债。他认为帮助别人是出于真心,而不是为了回报。
一天,镇上来了一位年轻人阿诚。他是个手艺精湛的木匠,但因家境贫寒,无法购买足够的木材来完成一件重要的订单。眼看期限将至,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李善得知后,主动找到阿诚,提出愿意资助他一部分木材,并帮他联系其他工匠一起合作。
阿诚感激涕零,承诺一定会还清所有费用。但李善却笑着摆摆手说:“帮助你是我的心意,你不必想着偿还。不过,我希望你将来若有机会,也能用同样的方式去帮助别人。”阿诚听后深受触动,从此更加努力工作,不仅按时完成了订单,还逐渐积累了自己的财富。
几年后,小镇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,许多房屋被毁,居民们陷入了困境。这时,已经成为富商的阿诚挺身而出,捐出大量资金和物资用于重建家园。他还召集了一批木匠免费为受灾家庭修缮房屋。当人们问他为何如此慷慨时,阿诚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:“这是当年李善教给我的道理——恩不放债。”
李善听到这些话后欣慰地笑了。他知道,自己的善意已经化作一颗种子,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。而这个小镇,也因为大家互帮互助的精神变得更加温暖和谐。
恩
不
放
债
「恩不放债」出处
元·郑廷玉《忍字记》第二折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……正是恩不放债。”
「恩不放债」解释
对亲人不宜放债。意指免因钱财交往而致发生怨怼。恩,指亲人。
「恩不放债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