搤臂啮指

在一座偏远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。母亲年迈体弱,儿子阿诚则是个勤劳善良的青年。尽管生活清贫,但两人感情深厚,日子过得平静而温馨。

一天,阿诚上山砍柴时不小心摔伤了腿,无法行走。他忍着剧痛爬到一棵大树下休息,却发现天色已晚,归途遥远。想到家中等待自己的老母亲,他心急如焚。他知道,如果自己不回去,母亲一定会担心得彻夜难眠。于是,他咬紧牙关,用双手支撑着身体一点点往回挪动。

与此同时,家中的老母亲正坐在昏暗的油灯旁缝补衣物。突然间,她感到左臂一阵刺痛,仿佛被什么东西紧紧握住。紧接着,她的手指竟然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,甚至有种想要咬住它们的冲动。这种奇怪的感觉让她心头一紧,立刻意识到:一定是儿子出事了!

虽然行动不便,但这位坚强的母亲没有丝毫犹豫。她拄起拐杖,拖着瘦弱的身躯一步步向山上走去。山路崎岖陡峭,每一步都让她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,但她始终没有停下脚步。因为那份来自血脉相连的牵挂,就像一根无形的线,牵引着她向前。

几个小时后,当她终于找到满脸疲惫的阿诚时,泪水瞬间涌出了眼眶。她顾不上喘口气,连忙蹲下来查看儿子的伤势,并用自己的布巾为他包扎伤口。看到母亲如此辛苦,阿诚既感动又愧疚,哽咽着说:“娘,对不起,让您受累了。”

母亲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,眼中满是慈爱:“傻孩子,你是娘的心头肉,无论发生什么,我都会找到你。”那一刻,月光洒在他们身上,映照出一幅令人动容的画面。

从此以后,“搤臂啮指”成了村里人常提起的故事,用来形容亲人之间那种超越语言和距离的深切关怀与默契。

è
niè
zhǐ

「搤臂啮指」出处

汉·王充《论衡·感虚》曾母……以右手搤其左臂。曾子左臂立痛,即弛至问母……” 《后汉书·周磐传》磐同郡蔡顺……尝出求薪,有客卒至,母望顺不还,乃噬其指。顺即心动,弃薪弛归。”

「搤臂啮指」解释

指至孝之人与父母心相感应。

「搤臂啮指」示句

人以是知~,古孝子非虚语也。★清·钱谦益《故福建宁府推官待赠吏科给事嘉善柯君墓志铭》
上一篇:遏渐防萌
下一篇:恩德如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