饿殍遍野
在遥远的古代,有一个名叫青山镇的小村庄,这里曾经山清水秀,人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。然而,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改变了一切。连续三年的大旱让土地龟裂,庄稼颗粒无收,河流干涸,连井水也几乎枯竭。村民们开始靠着储存的粮食勉强维持生计,但随着时间推移,存粮逐渐耗尽,饥饿像阴影一样笼罩着整个村庄。
起初,大家还能互相帮助,分享仅剩的食物。但当最后一袋米被吃完后,人性中的自私与绝望渐渐浮现。有人为了争夺一瓢水大打出手,有人偷偷藏起食物,甚至有家庭因为饥饿而支离破碎。村外的道路上,随处可见倒下的尸体,那些因饥饿而死去的人无人掩埋,任由风吹日晒。这便是“饿殍遍野”的真实写照。
村里的长老李伯忧心忡忡,他知道如果再不想办法,整个村庄都会覆灭。他召集了所有还活着的村民,提议向邻近的城镇求助。“虽然路途遥远,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!”李伯的声音沙哑却坚定。然而,大多数人已经虚弱得无法行走,只有少数年轻人愿意尝试这一冒险旅程。
几个青年背上仅有的干草和水囊出发了。他们历经千辛万苦,终于抵达了一个富裕的城镇,并带回了救援的粮食和水源。当这些宝贵的物资运回青山镇时,奄奄一息的村民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。尽管损失惨重,但幸存者们重新振作起来,开始修复家园。
多年以后,青山镇再次焕发生机,那场灾难成为老一辈人口中不愿提及的往事。但他们始终铭记:是团结与坚持拯救了这个村庄,也让“饿殍遍野”的悲剧没有再次上演。
饿
殍
遍
野
「饿殍遍野」出处
先秦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,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,此率兽而食人也。”
「饿殍遍野」解释
殍人饿死后的尸体。到处是饿死的人。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。
「饿殍遍野」示句
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,~。★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