顿足捩耳
在一座宁静的小镇上,生活着一个名叫阿远的年轻人。他天资聪颖,却总是毛毛躁躁,做什么事都容易冲动。镇上的老人常说:“阿远啊,你要是能沉住气,将来一定大有作为。”但阿远听了只是笑笑,并不放在心上。
有一天,镇上传来消息,说山里发现了一处隐藏的宝藏,需要解开谜题才能找到。这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小镇。阿远听到后兴奋不已,立刻背上行囊,连工具都没准备齐全就冲向了山林。他一路狂奔,心里想着:“我一定要第一个找到宝藏!”
然而,当他到达目的地时,却发现那里已经聚集了好几个人,他们正围在一起研究一张古老的地图。阿远挤进去一看,原来地图上的线索复杂难懂,需要耐心分析。可阿远哪有这份耐心?他一把抢过地图,大声说道:“看我的!我一定能最快破解!”说完便开始胡乱猜测,还一边跺脚一边扯着耳朵,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——这就是后来人们形容焦急无奈时用的成语“顿足捩耳”的由来。
其他人见状纷纷摇头,劝他不要急躁。但阿远根本听不进去,自顾自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。结果,他不仅没有找到宝藏,反而因为踩错了地方触发了机关,被一块巨石困在了洞穴中。幸好同伴们及时赶来救出了他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
经历了这次教训,阿远终于明白了耐心的重要性。从那以后,他学会了三思而后行,不再鲁莽行事。最终,他和伙伴们齐心协力解开了谜题,找到了传说中的宝藏。而他也成为了镇上最受欢迎的人之一,因为他懂得了成长的意义。
顿
足
捩
耳
「顿足捩耳」出处
宋·王銍《默记》卷上晋公候于阁门,见其甚久。则顿足捩耳云‘无及矣。’”
「顿足捩耳」解释
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。
「顿足捩耳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