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鹃啼血
在遥远的群山深处,有一片四季如春的桃林。传说这里曾住着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,名叫杜鹃。她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,靠种植桃花为生。杜鹃不仅容貌秀丽,还拥有一副天籁般的歌喉,每当她唱起悠扬的山歌,整个山谷都会回荡着她的声音。
然而,好景不长。一年冬天,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了村庄,许多人都病倒了,包括杜鹃的母亲。为了救治母亲,杜鹃翻越崇山峻岭,寻找一种据说能治愈百病的灵药——雪莲。历经千辛万苦,她终于找到了雪莲,却在归途中被暴风雪困住,最终化作了一只羽毛鲜红的小鸟。
从那以后,人们常常听到桃林中传来哀婉动人的啼鸣声,仿佛是在呼唤亲人的名字。村民们相信,那是杜鹃的灵魂变成了鸟儿,依旧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她的母亲。每当夜幕降临,月光洒满山谷时,那啼声便格外凄切,如同泣血一般。久而久之,“杜鹃啼血”成了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,象征着至死不渝的爱与牺牲精神。
多年后,一个年轻的旅人路过这片桃林。他听到了鸟儿的啼鸣,心中莫名感到悲伤。他停下脚步,在林间徘徊,忽然看到一只红羽小鸟停在枝头,眼神忧伤而温柔。就在那一瞬间,他似乎明白了什么,于是跪下向天空祈祷:“愿你的灵魂得到安宁,你的爱永存世间。”
从此,每到春天,桃林总会开得更加灿烂,而杜鹃的啼鸣也似乎多了一丝温暖,不再那么悲凉。或许,是人们的怀念让她得到了慰藉吧。
杜
鹃
啼
血
「杜鹃啼血」出处
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其间旦暮闻何物?杜鹃啼血猿哀鸣。”
「杜鹃啼血」解释
传说杜鹃昼夜悲鸣,啼至血出乃止。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。
「杜鹃啼血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