妒能害贤
在一个遥远的山村里,有一位名叫李贤的年轻人。他聪明过人,不仅精通诗书,还擅长耕种和医术,深受村民们的爱戴。每当有人生病或遇到困难时,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。然而,他的才华却引来了同村一位名叫张妒的人的嫉妒。
张妒从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,但他资质平平,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取得成就。看到李贤在村中声名鹊起,张妒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怨恨。“凭什么他能如此受人尊敬?我才是那个应该出人头地的人!”这种念头像毒蛇一样缠绕着他的内心。
一天,村里突然爆发了一场瘟疫,许多人都染上了重病。李贤日夜不眠,研究草药配方,并成功研制出一种可以缓解病情的汤药。村民们感激涕零,纷纷称赞李贤是“救命恩人”。然而,这一切看在张妒眼里却变成了刺眼的光芒。他暗自思忖:“如果除掉李贤,那么所有人的目光都会转向我。”
于是,张妒开始散布谣言,说李贤的药方其实会加重病情,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一些胆小的村民听信了这些话,对李贤产生了怀疑。但更多的人依然选择相信李贤,因为他们亲眼见证了药效。张妒见自己的阴谋没有完全得逞,便决定采取更极端的手段。
某天深夜,张妒偷偷潜入李贤的药房,将一些有毒的草药混进了药材堆里。第二天,不知情的李贤用这些药材熬制了新的药物,结果导致几位病人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。这一事件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,村民们愤怒地质问李贤,而张妒则躲在人群中冷笑着。
然而,真相终究不会被掩盖。一位细心的老者发现了药渣中的异样,经过调查,最终锁定了张妒。面对确凿的证据,张妒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。村民们对他的行为感到无比失望,而李贤则宽宏大量地原谅了他。
从此以后,张妒羞愧难当,离开了村庄,再也没回来。而李贤继续用自己的智慧和善良帮助村民,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真正的贤者。这个故事也警示人们:嫉妒之心不可有,害人终将害己。
妒
能
害
贤
「妒能害贤」出处
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项羽妒贤嫉能,有功者害之,贤者疑之。”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妒贤嫉能,御下蔽之。”
「妒能害贤」解释
贤、能有德有才的人;害陷害。嫉妒有才能的人,陷害贤明的人。指容不下才能、品德比自己高的人。
「妒能害贤」示句
您听者,李存信~,飞虎将负屈啣冤。★元·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四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