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得之见

在一座偏远的山村里,有一位名叫林远的年轻人。他自幼聪明过人,却性格孤僻,不喜与人交往。村里的人都觉得他怪异,但他并不在意,反而喜欢独自一人钻研各种问题。他常常坐在村外的一棵老槐树下,捧着一本泛黄的古书,一看就是一整天。

有一天,村里来了一位游方道士。这位道士见多识广,村民们纷纷向他请教如何改善庄稼收成的问题。原来,最近几年天气异常,雨水要么过多,要么过少,导致农作物歉收,大家都苦不堪言。道士沉思片刻后说道:“此乃天地失衡所致,若能寻得‘独得之见’,或许可以破解困境。”然而,对于何为“独得之见”,道士却闭口不谈,只留下一句“答案自在人心”便飘然离去。

村民们议论纷纷,有人认为这是天机不可泄露,也有人觉得道士故弄玄虚。而此时,林远听闻了这件事,心中却隐隐有所触动。他想起自己曾经读过的那本古书中提到,“独得之见”并非某种具体的方法,而是指一种独特的见解或智慧,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获得。

于是,林远开始仔细观察村庄周围的自然环境。他发现,村东头的小溪水流湍急,但到了夏季却经常干涸;而村西头的池塘虽然常年蓄水,却因无人管理而淤泥堆积、杂草丛生。经过数日的思索和试验,他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:将小溪的水引入池塘储存起来,既能防止洪水泛滥,又能在干旱时灌溉农田。

起初,村民们对他的建议嗤之以鼻,认为这不过是异想天开。但林远没有放弃,他用自己的双手挖掘沟渠,还用竹筒制作简易的引水装置。渐渐地,一些年轻人被他的坚持打动,主动加入帮忙。几个月后,当第一场暴雨降临时,新修的水利系统成功疏导了洪水,池塘也被填满。等到旱季来临,清澈的池水滋润了干裂的土地,庄稼长势喜人。

从此以后,村民们彻底改变了对林远的看法,他们明白了“独得之见”的真正含义——那是一种超越常规思维的智慧,是敢于创新和实践的勇气。而林远也终于明白,真正的孤独并不是隔绝于世,而是将自己的见解付诸行动,为更多的人带来希望。

zhī
jiàn

「独得之见」出处

明·归有光《送王子敬之任建宁序》近世一二君子,乃起而争自为说,创为独得之见。”

「独得之见」解释

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见解。

「独得之见」示句

竟陵钟退谷《史怀》,多~。★清·李慈铭《越缦堂诗话》上卷
上一篇:独善其身
下一篇:独清独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