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善其身

在一座宁静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林远的隐士。他年过四十,却选择远离尘嚣,在山间建了一座简朴的茅屋,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。村里人常说他孤僻冷漠,但林远只是笑笑,从不多做解释。他始终相信“独善其身”的道理,认为唯有修好自己,才能在这纷乱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平静。

有一天,山下来了一群逃难的百姓。他们因战乱而流离失所,饥寒交迫。村民们虽然同情,却也无能为力,毕竟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。消息传到林远耳中时,他正坐在门前读书。有人劝他:“林先生,您学识渊博,何不帮帮这些人?”林远摇了摇头,说道:“我不过是个普通人,又能做什么呢?还是先管好自己吧。”

然而,当夜深人静时,林远辗转反侧,无法入眠。他想到那些饥饿的面孔和孩子们无助的眼神,内心开始动摇。“独善其身固然重要,但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,那世间又怎会有温暖可言?”第二天清晨,他打开粮仓,将自己储存的大米分出一半,送到山下难民手中。

村民们看到林远的行为,纷纷受到感染,也开始拿出自家的食物与衣物帮助难民。短短几天内,原本冷清的山村变得充满了互助的氛围。林远看着这一切,心中感慨万千。他终于明白,“独善其身”并非完全隔绝于世,而是要在完善自己的同时,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他人,共同创造更好的环境。

从此以后,林远不再只是埋首书卷,而是主动参与村里的事务,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更多的人。他依然喜欢独处,但他的善举早已超越了个人的小天地,成为整个村庄的精神支柱。人们提起他时,不再说他孤僻,而是敬佩地称他为“林善人”。

shàn
shēn

「独善其身」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上》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

「独善其身」解释

独唯独;善好,维护。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。现指只顾自己,不管别人。

「独善其身」示句

~尽日安,何须千古名不朽。★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七回
上一篇:独出心裁
下一篇:独得之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