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揽大权
在一座繁华的古城中,有一位名叫李威的官员。他原本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吏,但凭借聪明才智和八面玲珑的手段,逐渐赢得了皇帝的信任。几年后,他被提拔为宰相,手握朝政大权。
然而,随着地位的提升,李威的心态也悄然发生了变化。他认为自己是唯一能治理国家的人,开始独揽大权,将所有重要的决策都掌控在自己手中。无论大小事务,他都要亲自过问,甚至不允许其他大臣提出异议。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,他暗中打压异己,把一些忠臣良将排挤出朝廷,使得整个朝廷笼罩在他的阴影之下。
一天,北方边境传来急报,敌军大举入侵,形势危急。众大臣纷纷请求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,但李威却执意独自制定战略,并派遣了一位与自己关系密切却毫无实战经验的将领前往前线指挥。结果,这场战役以惨败告终,边境防线几乎崩溃,百姓流离失所。
消息传回京城,朝野震惊。一些正直的大臣联名上书,恳请皇帝重新启用那些被贬谪的老将,并要求分权于众臣共议国事。起初,皇帝还对李威抱有信任,但接连不断的失败终于让他意识到问题所在。他召见李威,严厉斥责了他的专断行为,并下令削去其部分职权。
失去了绝对权力的李威感到无比失落,他这才明白,一个人的能力再强,也无法代替集体的智慧。从此以后,他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,与同僚合作处理政务。虽然他的威望不再如日中天,但朝廷却因群策群力而焕发了新的生机,国家也渐渐恢复了安定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“独揽大权”虽然看似能够迅速解决问题,但实际上却容易导致偏颇和失误。唯有集思广益、团结协作,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。
独
揽
大
权
「独揽大权」出处
无
「独揽大权」解释
揽把持。一个人把持着权力,独断专行。
「独揽大权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