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躲西藏

在一座宁静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个名叫小林的年轻人。他生性胆小,遇事总是习惯逃避,村里人都戏称他为“东躲西藏”。虽然这个外号听起来有些戏谑,但小林却并不在意,因为他觉得只要不惹麻烦,日子就能过得安稳。

一天,村子里突然传来消息,说有一伙强盗正朝这里进发,准备抢夺村民们的粮食和财物。听到这个消息,村民们纷纷拿起工具,准备联合起来保卫家园。然而,小林却吓得脸色苍白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躲!他迅速收拾了一些干粮,趁着夜色悄悄溜出了村子,打算找个隐蔽的地方避难。

小林一路狂奔,最后钻进了一片茂密的树林。他找了一个树洞藏身,以为这样就安全了。然而,就在他刚坐下没多久,耳边忽然传来低沉的说话声。“这批粮食足够我们吃上几个月了!”小林屏住呼吸,从树洞缝隙中偷偷望去,只见几个凶神恶煞的强盗正在不远处休息,他们腰间挂着刀剑,脸上满是贪婪与狡诈。

小林顿时慌了手脚,他想赶紧离开,却又怕弄出动静被发现。此刻,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村民们团结一致、奋勇抗敌的画面,而自己却像只老鼠一样躲在角落里。一股羞愧涌上心头,他意识到,如果连自己都选择逃避,那么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又该怎么办呢?

终于,小林鼓起勇气,小心翼翼地爬到一棵大树的顶端,用尽全力吹响了随身携带的竹哨。尖锐的声音划破夜空,很快引来了村里的巡逻队。强盗们措手不及,被村民们团团围住,最终束手就擒。

事后,村民们对小林刮目相看,不再叫他“东躲西藏”,而是称赞他是勇敢的英雄。而小林也明白了一个道理:真正的安全,从来不是靠躲避得来的,而是源于直面困难的勇气。

dōng
duǒ
西
cáng

「东躲西藏」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,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,枪刀剑戟都潎样。”

「东躲西藏」解释

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。

「东躲西藏」示句

凤仙拽开弹弓,连珠打出,打得喽啰~。★清·石昆玉《三侠五义》第九十八回
上一篇:东倒西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