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乱扶衰
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诸侯割据,民不聊生。在这片饱受战乱之苦的土地上,有一位名叫李承的年轻人,他虽出身贫寒,却心怀天下,立志要为百姓谋福祉。他常听村中的长者讲述古代圣贤如何“定乱扶衰”,拯救苍生于水火之中,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。

某日,一支流寇闯入了李承所在的村庄,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。村民们四散奔逃,哀嚎声此起彼伏。李承目睹这一切,心中怒火中烧,但他知道仅凭一己之力无法与这些匪徒抗衡。于是,他冒着生命危险潜入邻近的县城,向驻守的军队请求援助。然而,城内的将领因害怕损失兵力而拒绝出兵。李承并未放弃,他连夜赶往另一座城镇,终于说服了一位有正义感的小队长率领士兵前来支援。

在李承的带领下,士兵们迅速包围了流寇,并成功将其剿灭。村庄恢复了短暂的平静,但李承明白,单靠武力只能解一时之困,若想真正实现“定乱扶衰”,还需从根源入手。他开始组织村民修筑防御工事,同时开垦荒地,发展农业生产,以增强村庄的自给能力。他还主动教授孩子们读书识字,希望他们未来能成为改变社会的力量。

几年后,这个曾经破败不堪的小村庄焕然一新,不仅能够抵御外敌入侵,还成为了周边地区的一个模范社区。许多流离失所的人纷纷迁居至此,共同建设新的家园。而李承的名字也被人们广为传颂,称他为“定乱扶衰”的英雄。

面对众人的赞誉,李承只是淡然一笑:“我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罢了。真正的安定,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。”他的言行深深感染了身边的人,也为后世留下了一段佳话。

dìng
luàn
shuāi

「定乱扶衰」出处

清·刘熙载《艺概·诗概》刘越石诗定乱扶衰之志,郭景纯诗余残去秽之情。”

「定乱扶衰」解释

定平定;扶帮助,扶持。平定祸乱,扶持衰弱。

「定乱扶衰」示句

上一篇:定倾扶危
下一篇:丢盔抛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