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折覆餸
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,有一户人家以烹饪为生。这家的主人名叫李安,他擅长制作各种美味佳肴,尤其是一道用鼎烹制的秘制炖汤,远近闻名。每当村子里有重大节日或宴请宾客时,人们都会请李安出马,用他的大鼎为大家献上一锅香气四溢的美食。
一天,村子的族长决定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,邀请了方圆百里的乡绅和村民参加。李安自然被委以重任,负责准备宴会上最重要的主菜——那道秘制炖汤。为了这次宴会,李安特意挑选了最好的食材:新鲜的山珍、肥美的家禽,还有从深山采来的草药。他将这些材料放入巨大的青铜鼎中,点燃柴火,慢慢熬煮。
然而,就在炖汤即将完成的时候,意外发生了。由于长时间的高温炙烤,鼎脚突然断裂,沉重的鼎轰然倒地,里面的汤汁洒了一地。整个厨房顿时乱作一团,助手们手忙脚乱地试图抢救,但为时已晚。看着满地狼藉,李安呆若木鸡,心中充满了懊悔与自责。
消息很快传到了族长耳中,大家都以为这场宴会无法继续进行。然而,李安并没有放弃。他迅速振作起来,召集所有帮厨,把剩余的食材重新整理,并借来了几口小锅,分批炖煮。虽然没有了原本的大鼎,但他凭借精湛的技艺,依然做出了一锅锅香浓可口的炖汤。
当热腾腾的汤端上宴席时,宾客们赞不绝口,纷纷夸奖李安的手艺非凡。族长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对李安说道:“鼎虽折,覆餸亦能成席。你的应变能力和坚持,才是今日真正的佳肴。”从此,“鼎折覆餸”成为一句成语,用来形容即使遭遇挫折,也能靠智慧与努力化险为夷。
鼎
折
覆
餸
「鼎折覆餸」出处
《易·鼎》九四,鼎折足,覆公餸,其形渥,凶。”孔颖达疏施之于人,知小而谋大,力薄而任重,如此必受其至辱,灾及其身也,故曰其形渥,凶。”
「鼎折覆餸」解释
比喻力薄任重,必致灾祸。
「鼎折覆餸」示句
或纯任权术,或曲谨小廉,依恃宽大,自命贤相,恐~之讥,不待终日矣,可不危与!★清·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