雕虫篆刻
在古代江南的一个小镇上,有一位名叫林远的年轻工匠。他自幼酷熟书法与雕刻,尤其擅长制作精美的篆刻印章。然而,他却常常被人嘲笑,说他的技艺不过是“雕虫篆刻”,难登大雅之堂。面对这些冷言冷语,林远并未气馁,而是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手艺。
一天,一位衣着华贵的老人来到林远的小店。他自称是京城的一位收藏家,正在寻找一枚独一无二的印章,作为皇帝寿辰的贺礼。林远听后心中一动,决定倾尽全力完成这项任务。他花了数日时间研究设计图案,并选用了一块稀有的青田石。为了追求完美,他甚至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反复琢磨,力求将篆刻的艺术发挥到极致。
经过一个月的努力,林远终于完成了这枚印章。印章上的文字流畅如行云流水,纹饰细腻如羽毛轻拂。老人看后惊叹不已,连声称赞:“此乃国宝级之作!”随后,这枚印章被送入皇宫,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赞赏。从此,“雕虫篆刻”不再是对林远技艺的贬低,而成了对他精湛工艺的赞美。
后来,林远的名字传遍天下,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,只为求得他亲手雕刻的一方印章。而林远也始终铭记那些曾经的嘲讽,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:即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技艺,只要用心去做,也能成就非凡。
从那以后,“雕虫篆刻”这个成语多了一层新的含义——它不仅仅是形容细小琐碎的技艺,更象征着专注、坚持和匠心精神。
雕
虫
篆
刻
「雕虫篆刻」出处
汉·扬雄《法言·吾子》或问‘吾子少而好赋?’曰‘然。童子雕虫篆刻。’俄而曰;‘壮夫不为也。’”按,虫”指虫书,刻”指刻符,各为一种字体。
「雕虫篆刻」解释
比喻词章小技。
「雕虫篆刻」示句
是以子云譬之~,云夫不为。★南朝·梁·沈约《答陆厥问声韵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