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妻鬻子

在古老的江南水乡,有一个名叫李福的贫苦农民。他勤劳善良,但命运多舛,接连几年的旱灾让田地颗粒无收,家中的米缸早已空空如也。妻子王氏日夜操劳,却因长期营养不良而病倒,两个年幼的孩子更是饿得面黄肌瘦。面对生活的重压,李福心急如焚,却束手无策。

一天夜里,李福辗转反侧,无法入眠。他望着破旧屋顶漏下的月光,突然想起了村里流传的一句俗语:“典妻鬻子,只为活命。”虽然这四个字刺痛了他的心,但他知道,若再不想办法,全家都会被饥饿吞噬。第二天清晨,他含泪与妻子商量,决定将她暂时典给一位富裕的商人,换取一些粮食和银两,同时把最小的儿子卖给一户无子的富人家抚养。尽管内心撕裂般痛苦,他们还是咬牙完成了这场交易。

分别那天,王氏抱着孩子哭得肝肠寸断,而李福则跪在地上向苍天祈求宽恕。他承诺自己一定会努力攒钱,早日赎回妻儿。然而,当王氏被商人接走、小儿子被抱上马车时,那种失去至亲的绝望几乎击垮了他。他带着剩下的大儿子回到空荡荡的茅屋,看着墙上曾经一家四口欢笑的照片,泪水模糊了双眼。

之后的日子里,李福拼命干活,省吃俭用,甚至冒险去深山砍柴换钱。经过三年的艰辛努力,他终于攒够了赎金。当他兴冲冲地赶到商人家中时,却发现王氏已经因过度劳累离世,只留下一个冰冷的牌位。而那个被卖到富人家的小儿子,如今已认不得自己的亲生父亲,只是冷漠地盯着他,仿佛陌生人一般。

李福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,与大儿子相依为命。从此,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,唯有夜晚独坐庭院时,才会低声呼唤亡妻的名字,诉说心底的悔恨与思念。这个家庭的悲剧,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唏嘘话题,也让“典妻鬻子”这四个字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,警示世人珍惜眼前幸福,莫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。

diǎn

「典妻鬻子」出处

清·黄六鸿《福惠全书·刑名·设便民房》亩亩穷民何能堪此?势必倾家荡产,典妻鬻子以偿其用矣。”

「典妻鬻子」解释

典典当;鬻卖。典卖妻子。形容生活极其贫困。

「典妻鬻子」示句

上一篇:点头哈腰
下一篇:点头会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