掂斤抹两

在一座热闹非凡的小镇上,有一家百年老店,名为“公平秤”。这家店铺以诚信经营闻名,店主王掌柜更是为人正直,从不做缺斤少两的事情。然而,最近镇上却流传着一些闲言碎语,说他开始“掂斤抹两”,暗中克扣顾客的分量。

一天,一个挑着菜篮的老妇人走进店里,她满脸焦急地对王掌柜说道:“王掌柜啊,我今天买了一袋米,总觉得不够重,你能不能帮我称一下?”王掌柜二话不说,接过米袋放到秤上仔细称量。果然,这袋米比标注的重量少了半斤。老妇人顿时气得直跺脚,“我就知道现在商家都学会‘掂斤抹两’了!这不是欺负我们这些老实人吗?”

王掌柜听后皱起眉头,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大娘,您先别生气。这件事确实不对,但不是我做的。我可以帮您查清楚是谁卖给您这样的劣质商品。”说完,他带着老妇人来到集市,找到那位卖米的小贩。经过再次称量和询问,真相终于浮出水面——原来,这个小贩为了多赚点钱,在秤砣上动了手脚。

事情解决后,王掌柜回到自己的店铺,心中感慨万千。他召集全家人训话道:“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信誉。如果我们也像别人一样‘掂斤抹两’,迟早会失去大家的信任。即使现在竞争激烈,也不能丢了我们的根本!”全家人都点头赞同。

从此以后,“公平秤”不仅继续坚持诚信经营,还主动帮助邻里监督市场秩序。渐渐地,那些试图投机取巧的商贩被孤立,而王掌柜的店铺则越来越受人尊敬。“掂斤抹两”的流言也随之烟消云散,最终变成了人们对不诚信行为的警示。

diān
jīn
liǎng

「掂斤抹两」出处

明·朱有燉《小桃红》第一折他更有截长补短的钉人钉,掂斤抹两的称人秤。”

「掂斤抹两」解释

犹言掂斤播两。

「掂斤抹两」示句

上一篇:弟男子侄
下一篇:掂斤估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