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动山摇
在遥远的青山镇,四周环绕着巍峨的大山,人们过着平静而安宁的生活。然而,一个古老的传说却始终笼罩着这片土地:每当月亮变成血红色时,大地将陷入“地动山摇”的灾难之中。
这一年秋天,天空异常晴朗,但村民们却发现夜晚的月亮渐渐泛起了诡异的红光。村里的长者李爷爷叹息道:“这是百年前预言中的征兆啊!‘地动山摇’即将来临,我们必须做好准备。”尽管年轻人对这个传说半信半疑,但为了保险起见,大家还是按照李爷爷的指示加固房屋、储备粮食,并躲进镇中心最坚固的祠堂里。
三天后的一个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,整个青山镇突然剧烈晃动起来。脚下的土地像波浪一样起伏,远处的山峰发出轰隆隆的巨响,仿佛愤怒的野兽在咆哮。一块块巨石从山顶滚落,激起漫天尘土。“地动山摇”真的来了!村民们紧紧抱在一起,心中充满了恐惧。
就在这危急关头,年轻的猎人阿虎站了出来。他记得父亲曾告诉他,在大山深处有一座神秘的祭坛,据说可以平息自然的怒火。于是,他毅然决然地冲出祠堂,冒着余震和崩塌的风险奔向深山。一路上,他跨过断裂的山路,攀爬陡峭的岩壁,最终找到了那座隐藏在密林中的古老祭坛。
阿虎跪在祭坛前,用尽全力敲响了上面悬挂的一口铜钟。钟声悠扬回荡,仿佛穿透了天地之间的屏障。奇迹发生了——原本狂暴的大山逐渐恢复了平静,大地也不再颤抖。村民们看到这一切,纷纷走出祠堂,欢呼雀跃。
从此以后,“地动山摇”再也没有出现过,而阿虎则成为了青山镇的英雄。他的勇敢与智慧让人们明白,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,只要团结一致,就能战胜一切挑战。
地
动
山
摇
「地动山摇」出处
宋·欧阳修《欧阳文忠公集·奏议集·一二·论修河第一状》臣恐地动山摇,从此灾祸自此而始。”
「地动山摇」解释
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,山河亿。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。
「地动山摇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