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兔忘蹄

在一片宁静的山林中,有一位猎人名叫阿木。他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打猎技艺,尤其擅长用自制的捕兔工具捕捉狡猾的野兔。经过多年实践,阿木对兔子的习性了如指掌,每次出猎总能满载而归。然而,随着岁月流逝,他渐渐发现,自己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收获,而是开始思考更多人生的意义。

一天傍晚,阿木又带着他的捕兔工具来到森林深处。他布下陷阱后便耐心等待,不久便听到轻微的响动——一只肥硕的白兔正一步步靠近。当它触发机关被抓住时,阿木兴奋地跑过去查看。但就在这一刻,他突然怔住了。那只白兔虽然被困,却依旧用清澈的眼睛望着他,仿佛在诉说什么。

阿木犹豫了一下,最终还是将白兔从陷阱中解救出来,并轻轻放回草丛。看着兔子迅速消失在树林间,他心中竟涌上一股从未有过的轻松与释然。回家的路上,他反复思索:为何自己会放弃辛苦得来的猎物?或许,正如古人所言,“得兔忘蹄”,真正重要的不是手段或结果,而是过程中的感悟。

从那以后,阿木逐渐减少了打猎的次数,转而专注于观察自然、记录四季变化。他发现,那些曾经让他执着的技巧和成果,其实只是通往内心平静的一种途径。而当他学会放下执念时,世界反倒变得更加宽广。

几年后,阿木成为村里备受尊敬的长者。他常常向年轻人讲述自己的经历,告诫他们不要被外物束缚,要学会“得兔忘蹄”的智慧。在他的影响下,越来越多的人懂得珍惜当下,享受生活本身,而不是一味追求目标。

wàng

「得兔忘蹄」出处

语出《庄子·外物》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。”

「得兔忘蹄」解释

犹言得鱼忘荃。蹄,兔羋。

「得兔忘蹄」示句

后之贤者,有如以水投水者乎?有如~者乎?★宋·姜夔《白石道人诗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