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
在遥远的青山脚下,有一个小村庄,名叫绿柳村。村里住着一位年轻的村长,名叫李诚。他为人正直善良,总是以村民的利益为重。无论谁家遇到困难,他都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。因此,村民们对他十分敬重。
一天,邻村的一位富商看中了绿柳村附近的一片森林,想要砍伐树木来修建自己的庄园。这位富商找到李诚,许诺给他一大笔钱作为交换条件。然而,李诚深知这片森林是村子的重要资源,不仅能提供木材和药材,还能保护水源、维持生态平衡。于是,他坚定地拒绝了富商的要求。
富商见软的不行,便开始威胁李诚:“如果你不同意,我就让官府出面查封你们的村子!”面对这样的恐吓,李诚毫不退缩。他召集全体村民开会,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大家,并表示:“如果我们今天妥协,将来子孙后代都要承受后果。”村民们听后纷纷支持李诚,决定团结一致,共同守护家园。
消息传开后,附近的几个村庄也站出来声援绿柳村。他们认为,如果纵容富商肆意妄为,迟早会危及更多地方。于是,这些村庄联合起来,向官府递交了一份联名信,陈述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性。最终,官府迫于舆论压力,驳回了富商的请求。
而那位富商因为贪婪无度,失去了人们的信任,生意也逐渐冷清。相反,李诚和绿柳村却因坚持正义赢得了广泛赞誉。从那以后,绿柳村变得更加繁荣,邻里之间互帮互助,生活其乐融融。
这个故事印证了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的道理。只有顺应民心、秉持正义的人,才能获得真正的支持与成功;而背离道德、贪图私利的人,最终只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得
道
多
助
,
失
道
寡
助
「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」出处
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;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”
「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」解释
道道义;寡少。站在正义方面,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;违背正义,必陷于孤立。
「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」示句
彼以武力为后盾,我以公理为前驱,~。★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百三十一回